风水知识

您当前所在位置 > 首页>>风水知识

道教常善救物的慈悲观

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9-06-18 点击次数:130

当道教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困惑之后,看破并取消了以自我为出发点的偏见后,自然融入了老子所说的“玄德”世界,与天地万物翩翩共舞。依据道教的观点,万物与天地皆为大道所生养,故无高低贵贱之分,都包含了道的本性。自然界千奇百怪的变化,动物类或飞或爬或泳的差异,植物类或艳或丽或壮或弱的区别,并非是判断其内在价值的根据,而是展开大自然无穷无尽生命力的表象。因此,人们理应平等地对待万物,以维护大自然中各种生命形态的兴盛。老子说:“圣人常善救人,故无弃人。常善救物,故无弃物。”正是老子这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与慈悲救物的心怀,开辟了道家亲近自然、善待万物的生态之途。后来的道教继承了这种理念,并将自然界中各种生命形态的兴旺与否,动植物种类的多少存亡,用以作为评判一个社会贫穷或富足的重要标准。因为在他们看来,人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责任之一,就是“助天生物也,助地养形也”。《太平经》说:“天乃好生不伤也,故称君称父也。地以好养万物,故称良臣称母也。人者当用心仁,而爱育似天地,故称仁也。此三者善也,故得共治万物,为其师长也。” 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,对万物生命的尊重,道教非常重视对物种的保护,希望建立一个万物均安的世界。《太平经》中设想的太平盛世是:“风雨为其时节,万物为其好茂,百姓为其无言,鸟兽行,为其安静,是其效也。故治乐欲安国者,审其署置。夫天生万物,各有材能,又实各有所宜,犹龙升于天,鱼游于渊,此之谓也。”

    与此相反,倘若人类一意孤行,好杀众生,“射猎为事,屠割为业,不知修福,但行恶事”,以致天怒神怨,劫难降临,万物皆亡,天地同毁。《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》云:“先为小劫,后为大劫。小劫至时,阴阳气变,水旱不调,五谷匮乏,一切木石草棘及众生指爪,尽成刀剑,互相杀伐,人民死尽,兼人命短浅,忽自诳惑,七日之内,相杀都尽。是洪水滔溢,洗荡天地,山川改换,土地平坦。”至于大劫,更是令人恐怖:“大灾先起,二日并出,乃至三日、四日、五日、六日、七日,一时俱为是数万亿年,河海干涸,众生死尽。”可见,在道教看来,对动物植物的保护,不仅仅是出于一种善良的理念,而是关系着天地生育、万物共存的根本大计,对动物植物的无情残害,归根结底亦是对人类自身的伤害,一个唯有人类、没有草木虫兽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。如果有,那就是“九幽地狱”——“纵横数十万里,其中冥冥,尽是罪人。”从万物有灵的观点出发,道教认为动物植物皆有各自独特的价值,即《太平经》中所说的“有德有道”。如草木能够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,故谓之“神草木”;禽兽亦能治病,故称之为“天上神药”、“地精神药”。人们可以使用许多野生物种以制造药物,治疗疾病,这是物种在保护人类健康上的巨大价值。此外,野生物种也使现代农业、工业、科技等获得了难以计算的丰厚利润。宗教的、伦理学的、文化的、美学的和科学上的考虑,都为物种保护提供了充分的理由。这也是人与自然界不同物种相互依存的最好例证。在利用万物、为人造福的发展过程中,道教的基本原则是善待其生,尽其物用。《太平经》说:“夫天道恶杀而好生,蠕动之属皆有知,无轻杀伤用之也。有可贼伤方化,须以成事,不得已乃后用之也。故万物芸芸,命系天,根在地,用而安之者在人,得天意者寿,失天意者亡。凡物与天地为常,人为其王,为人王长者,不可不审且详也。”“审”,即慎重审察,不可掉以轻心,暴殄万物;“详”,即详细周密地考察物种的来源、特性及功能、用途。在观察自然、审用物种方面,道教中人可谓典范。

    在对各种植物的收集、辨别、分析、研究方面,道教中人是下了大功夫的。由于炼丹修仙、治病救人的需要,许多道士常年隐居深山老林,寻找各种各样的仙药灵草。据《抱朴子内篇·仙药》所载,道教的仙药大致可分为三类。其一是金石矿物类药,包括贵重的金、银、珠、玉,大都列为上品。第二类是五芝,“五芝者有石芝,有木芝,有草芝,有肉芝,有菌,芝,各有百许种也”。现代医学亦证明灵芝确有益精气、强筋骨、健脑安神之功效,为治疗神经衰弱、慢性支气管炎和健身益寿的良药,道士们发现这一菌科生物乃是对医药学的一个贡献。第三类为草木,用于治病疗疾。从采集物种、保护物种的角度上看,道教的药学著作中包含着相当丰富的资源。如陶弘景《神农本草经集注》中收有药物365种,包括草部、木部、谷部、石部、虫部,可谓南朝时期的物种辞典。孙思邈的《千金翼方》中收有药物多达873种,并详述其产地、药性、功能,分门别类,系统规范。《道藏》中尚收有《图经衍义本草》四十三卷,共收药1042种,分为十部,计玉石部163种,草部345种,木部172种,人部13种,兽部54种,禽部38种,虫鱼部111种,果部42种,米谷部41种,菜部63种。各种药物皆附产地、图形,释以性能;广引《外台秘要》、《圣惠方》、《齐民要术》、《博物志》、《南方草木状》、《太清石壁记》等百余种方书并陶弘景、孙思邈、青霞子、日华子、雷公、陈藏器、郭璞、陆机等历代名流语录作注,内容涉及之广博令人惊叹,它不仅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药类本草经典,同时亦当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物类大全,其中饱含着道教对生物种类的采集、研究、保护的心血。

微信图片_20220217225049_副本.jpg



上一条:没有了!

下一条:道家智慧:心纯,自是阴功福自臻!

Copyright © 2018-2019 邓子需个人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.